关注两会 聚焦环保

一、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答记者问:
 
     对蓝天白云能否常态化这个问题,仍不能过于乐观。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生态环境出问题的根子在于增长方式的粗放、生产方式的落后、生活方式的不环保。而这些根本性的问题,现在还没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我们必须强调,大气污染防治和经济发展、保障民生并不矛盾。绿水青山才是真正的金山银山。高排放、高污染的经济增长不仅影响长远发展,而且影响百姓的生活和健康。这不是我们所要的增长 。
     大气污染防治是个复杂持久的系统工程,只要全社会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锲而不舍、驰而不息、一步一个脚印地持续推进,我们对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信心还是满满的。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记者会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答记者问: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当前大气治理容不得半点懈怠。当前,国家正在制定“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关键在于抓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并继续实施区域联防联控。社会各界也应一起践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蓝天白云才能常在。
 
二、全国人大第十三届一次会议

 
3月5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1、回顾过去五年工作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治理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制定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个“十条”并取得扎实成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均下降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重点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一半,森林面积增加1.63亿亩,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近2000平方公里,绿色发展呈现可喜局面。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好转。

2、2018年政府工作建议
国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
加强雾霾治理、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
 
关于深化基础性关健领域改革部分
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以更加有效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关于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部分
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推动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实行限期达标。开展柴油货车超标排放专项治理。
 
我们要携手行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张业遂答记者问:

     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继续紧盯环保工作不放松,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努力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生态文明历史性地写入宪法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生态文明历史性地写入宪法。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