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 方 发 布
10月30日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全面启动。5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将分别负责对山西、辽宁、吉林、安徽、山东、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等10省份开展“回头看”督察进驻工作。进驻期间,各督察组将分别设立联系电话和邮政信箱,受理被督察省份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来信来电举报。此次督查进驻时间为1个月。
11月2日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8年年会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韩正出席会议并讲话。
“绿色‘一带一路’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主题论坛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执行副主席李干杰出席,并与国合会副主席、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索尔海姆共同主持论坛。
11月2日
第24届中国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大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11月4日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8年年会全体会议及闭幕式在京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李干杰出席会议并讲话。
11月8日
生态环境部日前印发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导则于10月14日发布,考虑到落实导则要求需要过渡时间,自2019年3月1日起实施。本次修订重点考虑以下两方面:
1.结合管理实际,厘清风险评价思路。
2.提升导则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各 地 动 态
河北省、浙江省、山东省等地生态环境厅今日纷纷正式挂牌成立。
铜川、菏泽、宝鸡等市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和“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在陆续展开。
山西省今日出台《山西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等文件。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促进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的通知》。
陕西省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陕西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2018年工作要点》《陕西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修订版)》等文件。
河北省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已完成第一轮检查。“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缺失”、“物料扬尘防护措施不到位”三类问题较为多发。环境治理的整体水平有明显提升。
11月7日,河北省公安厅、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和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决定,自2018年11月初至2019年4月30日,在该省范围内组织开展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利剑斩污(2018-2019)”专项行动,从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两方面重点打响“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
四川省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印发《四川省2018—2019年秋冬季蓝天保卫战攻坚行动方案》。
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地区为重点区域,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结构调整、工程治理、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严格执法监管,强化督查问责,减少持续污染天数,减轻重污染天气影响,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完成全省未达标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12%、优良天数率达到82.6%的2018年度目标任务。
生态环境部召开2018年10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
10月31日,生态环境部召开2018年10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通报近期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并就大气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1. 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全面建成
2. 取消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
3. “认为京津冀今年秋冬季PM2.5等减排目标设定降低了”是对方案的误读
方案目标的确定主要考虑:
· 坚持稳中求进;
· 秋冬季目标与年度目标不存在替代关系,各地需在努力完成秋冬季目标的同时,还要保障实现年度目标;
· 尊重空气质量改善的客观规律,确定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为确保今年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按期完成,我们在攻坚方案中提出进一步任务要求和保障措施:
· 强化治本之策,立足结构优化调整,着力建立污染减排长效机制;
· 强调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强对地方和企业的差别化指导;
· 严禁各地采取“一刀切”方式,严格依法依规,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
4. 汾渭平原攻坚行动方案印发提出秋冬季PM2.5下降4%左右浓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