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播报「4.5-4.11」

官方发布

4.5
2018年下半年,生态环境部和部分省市环保部门组建代表团赴意大利学习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多项举措:
(1)防治工作系统化;
(2)建立排放清单制度,防治措施科学化;
(3)实施综合许可证管理制度,防治手段具体化;
(4)强化环境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作用;
(5)鼓励公众广泛参与;
(6)注重前瞻性研究。
—— 中国大气网
 
4.7
中国目前面临着与美国在二战之后相似的情况:工业及交通业迅猛发展,能源消耗量激增,大气污染问题突出,美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主要措施:
(1)从联邦、州、地区、地方政府四个层次完善法律框架,权责明晰;
(2)成立专门监管机构,搭建联防联控管理机制;
(3)采用经济手段,建立排污权交易体系;
(4)提高技术水平,转变生产方式;
(5)政府信息公开,公众积极参与。
—— 中国大气网
 
4.8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大气攻关课题与“2+26”城市跟踪研究工作组交流研讨会,对大气攻关“排放现状评估和强化管控技术”专题阶段性成果予以肯定,同时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张大伟对下一步工作部署提出要求:
(1)提高政治站位,聚焦成果应用;
(2)强化问题导向,提升工作标准;
(3)加强成果总结,形成规范指南。
——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
 
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国务院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和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地方资讯
河北省

4月4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18年河北省生态环境质量概要》:2018年全省设区市优良天数同比增加6天;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同比减少12天;PM2.5平均浓度为56μg/m³,完成省考核目标任务;全省设区市SO2、CO两项污染物浓度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大气环境质量实现了持续改善。但全省11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均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限值要求。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4月10日,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河北省2019年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提出2019年全省工作目标:PM2.5平均浓度较2018年下降5%以上,达到53μg/m³;综合指数较2018年下降5%以上,达到5.95;平均优良天数比率达到60%以上;完成国家下达的SO2、NOX年度减排目标;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18年下降3.6%。并进一步明确20项工作措施。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4月11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全省3月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8个传输通道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发布首份《省级以上开发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月度分析报告》显示:石家庄、保定两市开发区环境空气质量最差;开发区空气质量普遍劣于设区市平均水平;港口空气质量大多优于所属县市区。
—— 中国环境新闻
 
4月8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表示: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邯郸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削减率在“2+26”城市中位居首位,超额完成秋冬季考核目标;重污染天气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天,完成秋冬季重污染天数考核目标。
—— 邯郸市生态环境局
 
山西省

太原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降尘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从4月初至6月底施行5大措施重拳治理扬尘污染。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山东省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月份全省大气环境质量情况:PM2.5平均浓度(90μg/m³)、PM10平均浓度(135μg/m³)、NO2平均浓度(37μg/m³)分别同比上升45.2%、19.5%、19.4%;SO2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8.2%;重污染天数平均(3.1天)同比增加2.7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6.85)同比上升24.3%;优良率平均同比减少23.7%。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自4月8日起,将派出5个专项督导组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扬尘执法检查活动,并严格执行考核问责机制。
——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
 

河南省

焦作市规划2019年大气污染防治十大战役:重点打好煤炭消费减量、产业布局优化、运输结构调整、生态扩容提速、柴油货车治理、扬尘治理提效、工业绿色升级、清洁取暖推进、监测能力提升、秋冬污染防治攻坚,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

南京市出台了史上最严大气污染管控措施:
(1)产业结构调整:建立“气态污染物特征因子库”,重点行业企业治理升级;
(2)扬尘面源治理:推广“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多项降尘措施,实施最严管控要求;
(3)移动源方面:严禁非道路移动源超标排放,加大移动源整治,落实更严格的柴油车检测新方法。
——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 

浙江省

4月11日,浙江省政府通报2018年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展情况及2019年工作部署。
2018年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长三角区域率先达标,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7年持续提升。
2019年将开展生态省建设总结评估和美丽浙江建设规划纲要编制,办好两大国际活动,打好治气治水治土治废四个硬仗,深化生态环保各项改革,继续抓好生态环境督察执法。
—— 浙江生态环境
 
陕西省

4月3日,陕西省发布《陕西省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方案》,明确2019年工作目标: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4%,确保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并提出了优化6项政策,打好7场硬仗,强化7项保障措施。
——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9年陕西省将在原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基础上,新增省控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站49个、环境空气污染监控站27个,市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504个,以达到全面设点、全部联网。推进大气环境治理精细化,建立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导向的市县乡镇治理考核机制,为进一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有力支撑。
——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能源结构转型城市经验分享

北京市

北京市的能源消费结构通过脱煤、提气、增电”实现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效果显著。1995年至2017年,北京市煤炭消费量减少1437万吨标煤,2017年一次电力占能源供应量比重达27%,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40%。
—— 中国能源报
 
上海市

上海市能源转型经验措施:
(1)2018年底,对燃煤效率低、污染大的煤炭消费基本清零,对重点工业行业执行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实现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
(2)2015年全面完成天然气对人工煤气的置换,清洁能源商业化;
(3)实践智慧城市,以需求侧为引导,引领能源转型。
      此外对能源统计数据的应用,也为研究上海市能源转型及政策制定提供了质量保障,确保城市能源走向“可判可控、精准施策”。
—— 中国能源报
 
苏州市

苏州市通过产业转型、能源结构优化,实现工业重镇能源转型,平衡工业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控制能源总量,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具体措施如下:
(1)产业转型: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深入推进“去产能”、推进绿色制造。
(2)能源结构优化:全力推进减煤工作、加强天然气协调保供工作、加大清洁电力的输入、大力推进城市能源配置智能化。
—— 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