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播报「4.12-4.18」

官方发布

4.12
生态环境部将2019年3月和1-3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向媒体通报: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3月份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PM2.5、PM10、O3、SO2浓度同比均下降,NO2、CO浓度同比均持平;综合2019年1-3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96个达标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PM2.5浓度同比上升1.9%,而O3、SO2浓度同比均下降,PM10、NO2、CO浓度同比均持平。
同时通报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及北京市3月和1-3月的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及PM2.5浓度变化情况。
—— 生态环境部
 
4.16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全国六大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开展4月中下旬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
华南、西南、西北大部、京津冀北部、长三角南部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西南部分城市可能出现臭氧轻度污染,西北局地受沙尘影响可能出现中度及以上污染;京津冀及周边区域中南部、长三角中北部、华南北部和东北区域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受秸秆焚烧影响,西南局地空气质量在现有预报基础上可能略有偏高。
—— 生态环境部
 
 
地方资讯
北京市

2018年,北京市聚焦工地、道路、裸地扬尘,进行精细化治理,年均降尘量达到7.5吨/平方公里·月,并确定2019年目标,降尘量6.5吨/平方公里·月: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各区政府齐抓共管,严格执法,并执行信息公开与督察整改,建成1020个监测点位覆盖全市乡镇,工地执行可视化监管,道路车载走航监测尘负荷,卫星遥感管控裸地。
—— 京环之声
 
至2019年4月,大兴区累计腾退土地11.2万亩,拆除地上物6178万平方米,全区裸地面积占北京市1/5以上,产生扬尘隐患。大兴区在施工扬尘治理、建筑垃圾处理及裸地管理的经验措施:
(1)建筑垃圾处理:建筑垃圾处置厂、1个或2个垃圾消纳点/镇、运输及粉碎过程全封闭;
(2)绿地建设成果:4.3万平方米的33块小微绿地、新城范围15万平方米代征绿地、农村地区15万平方米小微绿地。
—— 京环之声
 
北京市通过各项举措,2019年第一季度实现了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7.1%,创历史同期新低:柴油货车治理、扬尘污染管控、生产生活污染排放监管、区域协同重污染应对、社会共治推进蓝天保卫战;在移动源、固定源、扬尘源方面强化执法检查力度。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河北省

4月12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全省1-3月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8个传输通道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自4月11日起,河北省厅将抽调1032名执法人员、5个省级执法检查组、2个巡查督导组,对全省重点区域、行业、企业开展环境强化执法专项行动。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山东省

山东省政府部署大气污染重点整治专项行动:自4月16日起,针对全省16市(特别是2019年3月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9市)的工业污染、机动车污染、扬尘污染,将派出8个检查组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大气污染重点整治专项行动,并对问题隐患网上公开,严肃问责。
——山东省人民政府

河南省

4月17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19年第一季度全省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防治攻进展情况。
3月份,全省18个省辖市PM2.5、PM10月均浓度同比均下降;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并公布了1-3月份全省18个省辖市PM2.5、PM10平均浓度及优、良天数比例。
2019年1-2月份空气质量反弹严重,通过各项举措的实施,3月份反弹趋势得到了扭转
(1)落实各项防治管理措施:一把手亲临一线,高度重视组织有力;全面推进结构优化调整;各项治理防控任务进展良好,加强餐饮油烟和烟花爆竹污染防控;全面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率先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综合治理;
(2)组织9次暗访调研工作,采取公开高位交办和下发专项督办通知督促整改;
(3)建立专家团队和技术合作单位帮扶重点行业企业。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

浙江省

4月12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公布1-3月份全省空气质量情况:11个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AQI优良率同比上升;设区城市和县级城市重度及以上重污染天数为0
各项措施的推进助力浙江省重污染天数从174天次下降至0天次:能源结构调整,全部完成30万千瓦以上的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淘汰燃煤小锅炉,实施《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宁波建成全自动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装置221套,完成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734家,投入17亿元,累计削减挥发性有机物1.6万吨。
2019年工作重点:管控船舶、货车和油品;推进1000个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提高工业臭气废气收集和处理效率;修订出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 浙江生态环境

陕西省

4月12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公布3月份全省空气质量情况:3月份,平均优良天数同比增加;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而1~3月份,平均优良天数同比减少4.3天;PM2.5平均浓度(81μg/m³)同比上升12.5%。
1-3月份全省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下降及PM2.5浓度同比上升,其客观原因与京津冀、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类似:长时间高湿静稳天气,污染物持续累积、颗粒物(特别是PM2.5)吸湿膨胀与二次生成效应明显增强。
——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2018年陕西全省工业降耗减排效果明显
(1)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速两年回落。2018年,全省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规上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均增长0.7%,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回落0.9%及持平。
(2)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018年,全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61%,同比降幅扩大0.56%。
——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