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播报「4.12-4.30」

官方发布
 
4.12
生态环境部将2019年3月和1-3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向媒体通报: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3月份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PM2.5、PM10、O3、SO2浓度同比均下降,NO2、CO浓度同比均持平;综合2019年1-3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96个达标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PM2.5浓度同比上升1.9%,而O3、SO2浓度同比均下降,PM10、NO2、CO浓度同比均持平。
同时通报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及北京市3月和1-3月的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及PM2.5浓度变化情况。
—— 生态环境部
 
4.16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全国六大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开展4月中下旬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
华南、西南、西北大部、京津冀北部、长三角南部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西南部分城市可能出现臭氧轻度污染,西北局地受沙尘影响可能出现中度及以上污染;
京津冀及周边区域中南部、长三角中北部、华南北部和东北区域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
秸秆焚烧影响,西南局地空气质量在现有预报基础上可能略有偏高。
—— 生态环境部
 
4.19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总结2017年底以来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武汉和兰州六地同步开展的“PM1试点第一阶段对比监测”情况:六地PM1均为PM2.5主要成分,占比均在50%以上,个别地区超过70%;PM1自动监测技术可行,自动监测仪器间可比性较好,但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需尽早出台相关仪器技术标准和质控技术规范;六地PM1浓度整体维持在较低水平,随PM2.5浓度同步下降。
并明确第二阶段将从2019年4月起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选取7个城市继续了解PM1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4.21
李干杰部长在《国务院关于2018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中指出:2018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9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明确。
—— 生态环境部
 
4.22
生态环境部通报8省(区)的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情况。其中山东省一些部门和地方严重过剩产能行业新增产能问题突出,截至中央环保督察进驻时全省电解铝总产能达1260万吨,远超2017年产能控制在400万吨的目标。
—— 生态环境部
 
 
地方资讯
 
北京市


2018年,北京市聚焦工地、道路、裸地扬尘,进行精细化治理,年均降尘量达到7.5吨/平方公里·月,并确定2019年目标,降尘量6.5吨/平方公里·月: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各区政府齐抓共管,严格执法,并执行信息公开与督察整改,建成1020个监测点位覆盖全市乡镇,工地执行可视化监管,道路车载走航监测尘负荷,卫星遥感管控裸地。
—— 京环之声
 
至2019年4月,大兴区累计腾退土地11.2万亩,拆除地上物6178万平方米,全区裸地面积占北京市1/5以上,产生扬尘隐患。大兴区在施工扬尘治理、建筑垃圾处理及裸地管理的经验措施:
(1)建筑垃圾处理:建筑垃圾处置厂、1个或2个垃圾消纳点/镇、运输及粉碎过程全封闭;
(2)绿地建设成果:4.3万平方米的33块小微绿地、新城范围15万平方米代征绿地、农村地区15万平方米小微绿地。
—— 京环之声
 
北京市通过各项举措,2019年第一季度实现了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7.1%,创历史同期新低:柴油货车治理、扬尘污染管控、生产生活污染排放监管、区域协同重污染应对、社会共治推进蓝天保卫战;在移动源、固定源、扬尘源方面强化执法检查力度。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2018年,大兴区行政处罚案件数量排名全国前十,赢得2018年全国环境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在合理化制度、高效管理机制,精细化治理方面值得借鉴和学习。
(1)高效管理机制。内部加强管理:建立5支执法大队,1支内勤工作队伍,并建立考核制度、三级信访审核管理制度;外部紧抓联合:形成“195”跨区域联合执法模式。
(2)精细化治理。加大餐饮、汽修等行业治理力度:2018年确定6条绿色示范街,形成头雁效应;组织开展《大兴区餐饮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宣贯会;将污染源监管职责纳入网格化体系,建立三级网格化环保管理模式。
—— 京环之声
 
天津市

4月22日,天津市副市长金湘军在调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时表示:要充分认识当前大气污染工作的严峻形势,针对性施措,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体系,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并切实落实近期空气质量保障强化措施,突出重点行业管控,面源污染整治,重型柴油车监管,各项专项执法行动落实。
—— 天津生态环境
 
河北省

4月12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全省1-3月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8个传输通道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自4月11日起,河北省厅将抽调1032名执法人员、5个省级执法检查组、2个巡查督导组,对全省重点区域、行业、企业开展环境强化执法专项行动。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4月22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通报石家庄及保定两市在第二季度大气环境执法专项行动中分别有12家及7家企业存在环境违法典型问题。
—— 河北生态环境
 
邢台市大气办开展市主城区施工现场扬尘管控工作督导专项行动:自4月19日起将派出10个工作组,对市区385家施工工地开展为期25天的一线督导,针对“六个百分百”、“两个全覆盖”、车辆使用、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制定和实施等落实情况,并对施工工地扬尘突出问题严厉问责。
—— 邢台市生态环境局
 
山东省

山东省政府部署大气污染重点整治专项行动:自4月16日起,针对全省16市(特别是2019年3月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9市)的工业污染、机动车污染、扬尘污染,将派出8个检查组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大气污染重点整治专项行动,并对问题隐患网上公开,严肃问责。
——山东省人民政府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开展“环境领域信访案件和省人大环保巡视发现问题整改行动”:对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期间的信访件进行“地毯式”排查、整改、清算,并实施环境信访量化赋分考核,每月通报考核结果;发现问题的企业限期一周整改到位。
—— 济宁生态环境
 
河南省
4月17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19年第一季度全省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防治攻进展情况。
3月份,全省18个省辖市PM2.5、PM10月均浓度同比均下降;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并公布了1-3月份全省18个省辖市PM2.5、PM10平均浓度及优、良天数比例。
2019年1-2月份空气质量反弹严重,通过各项举措的实施,3月份反弹趋势得到了扭转
(1)落实各项防治管理措施:一把手亲临一线,高度重视组织有力;全面推进结构优化调整;各项治理防控任务进展良好,加强餐饮油烟和烟花爆竹污染防控;全面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率先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综合治理;
(2)组织9次暗访调研工作,采取公开高位交办和下发专项督办通知督促整改;
(3)建立专家团队和技术合作单位帮扶重点行业企业。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
 
近日安阳市出台本市第一部环境保护领域地方性法规《安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并于2019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首创“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大气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 安阳市生态环境局
 
浙江省

4月12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公布1-3月份全省空气质量情况:11个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AQI优良率同比上升;设区城市和县级城市重度及以上重污染天数为0
各项措施的推进助力浙江省重污染天数从174天次下降至0天次:能源结构调整,全部完成30万千瓦以上的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淘汰燃煤小锅炉,实施《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宁波建成全自动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装置221套,完成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734家,投入17亿元,累计削减挥发性有机物1.6万吨。
2019年工作重点:管控船舶、货车和油品;推进1000个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提高工业臭气废气收集和处理效率;修订出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 浙江生态环境
 
陕西省

4月12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公布3月份全省空气质量情况:3月份,平均优良天数同比增加;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而1~3月份,平均优良天数同比减少4.3天;PM2.5平均浓度(81μg/m³)同比上升12.5%。
1-3月份全省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下降及PM2.5浓度同比上升,其客观原因与京津冀、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类似:长时间高湿静稳天气,污染物持续累积、颗粒物(特别是PM2.5)吸湿膨胀与二次生成效应明显增强。
——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2018年陕西全省工业降耗减排效果明显
(1)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速两年回落。2018年,全省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规上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均增长0.7%,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回落0.9%及持平。
(2)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018年,全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61%,同比降幅扩大0.56%。
——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