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发布
5.6
生态环境部印发《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工作方案》,确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重点区域城市为帮扶范围,并明确了总体要求、工作机制、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
—— 生态环境部
5.8
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刘保献表示:北京市PM2.5浓度2018年持续下降,并且2017年以来,北京市各区域浓度进一步均匀化,“南高北低”差异明显缩小;监测数据显示细颗粒物污染源治理效果相比粗颗粒物更为明显。并强调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协同减排是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根本。
——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
5.9
济宁市通过创新“3+4+5绿色管控模式”,圆满完成2018-2019年秋冬季国家下达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是4个完成目标的“2+26”城市之一。2019年济宁市将重点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深化工业炉窑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控“三项工作。
( “3+4+5”绿色管控模式:土石方作业、错峰生产、重污染应急“3大管控提升工程”;职责明确、标准加严、动态管控、考核问责“4大原则”;精准分析研判、统一指挥调度、开展精准督查、严肃处罚问责、实施信息公开“督查5步法”)
——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
地方资讯
北京市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选取全市街乡镇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10个乡镇(街道),于4月下旬开展2019年度第一轮“点穴式”专项检查行动:扩大每月检查范围,采取检查、移送、整改、反馈、复查、督查“六步走”闭环式管理程序,依靠颗粒物监测网络及科技手段,综合各类数据,提高工作效率,精准发现环境污染问题。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2018年,北京市昌平区通过建立科学治理体系,聚焦源头监管精准治污,并强化执法,规范企业生产,使空气质量得到改善: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1.5%;2018年10月-2019年3月秋冬季PM2.5平均浓度低于控制目标;截至2019年4月底,昌平区PM2.5累计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0.0%。
—— 京环之声
5月9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公布2018年全市空气质量状况: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SO2、NO2、PM10年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12.1%、25.0%、8.7%、7.1%;CO 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浓度值、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第90百分位浓度值分别同比下降19.0%、0.5%;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2017年增加1天;重污染天数比2017年减少9天。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河北省
秦皇岛市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表示:2019年将着力打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散煤整治、锅炉污染治理、工业污染物深度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扬尘综合治理、重污染天气应对共8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 秦皇岛生态环境发布
山东省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19年第一季度全省大气环境质量情况:PM2.5、PM10、NO2平均浓度分别同比上升17.6%、14.3%、18.9%;SO2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8%;重污染天数平均同比增加3.7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同比上升11.7%;优良率平均同比减少11.0%。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
5月5日,江苏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发布1-4月13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情况:南京、苏州、南通、连云港、扬州5市PM2.5降幅未达标;常州、连云港、盐城3市优良天数比率升幅未达标。
——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