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播报「10.4-10.10」

官方发布
10.07
中英学者在英国《自然·能源》杂志上发表报告表示:中国通过执行严格的排放监控体系和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实施核心超低排放技术推广与升级等措施,燃煤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明显。截至2017年底,所有类型火电机组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量较2014年均大幅下降;他们认为中国西部地区火电机组仍有巨大减排潜能。
—— 生态环境部
 
10.09
近日,蓝天保卫战济南市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工作组召开座谈会表示:济南市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会上自陈“病灶”,寻求治污良方;专家团队针对济南市现存空气质量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提出治污策略;全市将深化治污攻坚,聚焦重点区域、领域、行业、时段污染管控,加快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真管严查重处扬尘污染,加大移动源管控力度,实施工业污染深度治理,完善工作机制和网格化监管体系,强化督导检查和考核问责。
—— 大气攻关联合中心
 
 
地方资讯
北京市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通报8月份全市平原地区255个乡镇(街道)道路尘负荷排名情况:门头沟区、房山区、延庆区为道路扬尘污染最严重的三个区。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天津市
 
天津市推进环境保护突出问题整改落实办公室通报转办群众信访举报情况:截至2019年9月27日,共转办群众信访举报件10161件,渤海新区、北辰区、宝坻区转办群众信访举报件数量居前三名。
—— 天津生态环境
 
河北省
 
10月9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平板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现面向公众征求意见,截至时间为2019年10月31日。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河北省委省政府开展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度工作:10月10日-11月10日进驻保定、定州、廊坊三市,11月15日-12月15日进驻石家庄、邢台、邯郸三市;本次督察共计5个督察组,每组同步统筹安排1个生态环境保护现场执法组,将通过“市级层面”、“下沉县(市、区)”、“部门”三个阶段开展督查,重点核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情况,重点检查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推进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重点督查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督办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处理及整改情况。
——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山西省
 
10月8日,山西省“百日清零行动”指挥部办公室通报生态环境违法案件处理最新进展。清单核查方面:截至9月29日,发现各类环境问题5363个,其中清单内环境问题3432个;整改清零方面:截至9月29日,前十二批督办环境违法问题5195个,完成整改5007个,“清零率”环比上升2.36%;案件查处方面:7月4日-7月29日,全省处罚案件1878件,罚款金额12073.54万元,罚款金额名列前三位的市分别为临汾市、运城市、晋中市。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太原市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8月降尘量同比下降55.3%,创造了自有降尘监测数据以来的历史新低,排名从2018年底在“2+26”城市中多次垫底,上升至2019年8月在“2+26”城市中排名第14位。政府层面高度重视并贯彻落实;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协力攻坚;成立强化监督执法小组,并制定奖惩机制;推进精准治尘,全方位开展监测工作。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10月10日,山西省通报10月3日-10月9日全省55个国控监测点位(不含3个清洁对照点)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较差的后10个点位分布在太原(80%)、大同(10%)、吕梁(10%),同比变化排名后10名的点位分布在吕梁(30%)、太原(20%)、朔州(20%)、临汾(20%)、阳泉(10%)。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近日,太原市机动车遥感监测及网络平台建成投产,实现全市机动车遥感监测数据接收、存储、校验和审核,并将合格数据及时上传至省级机动车遥感监测平台,同时实现国家、省、市三级联网,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近日,太原市部署2019年-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加强散煤污染防治;加强扬尘综合治理;严控机动车尾气污染;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加强联防联控,强化科技支撑,加强执法监管,形成长效机制。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山东省
 
济宁市在市区周边主要道口及重点企业共计安装8套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设备,并将于11月正式运行。届时,市生态环境局将与公安交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由公安交管部门对超标车辆进行处罚。
—— 济宁生态环境
 
10月8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全省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执法行动视频会议,部署全省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执法行动:采取针对性的对策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短板”,抓住工作重点,坚持问题导向,立即着手解决到位;统筹推进秋冬季攻坚方案落实落地,以严格执法为抓手,确保秋冬季攻坚确定的各项任务扎实推进。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
 
10月9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秋季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推进会,指出:10月1日-12月30日,将成立工作督查组,深入各地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强化督查;沿用卫星遥感、路面巡查和PM2.5自动检测“三位一体”的监管模式,并通过卫星遥感实现全年监控,定期通报生态环境部卫星遥感和省级巡查发现的秸秆禁烧火点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严格考核奖惩,严肃追究秸秆禁烧严重、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属地政府相关责任。
—— 江苏生态环境
 
安徽省
 
亳州市借力科技支撑,多措并举助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增强全市立体大气环境质量检测能力;建设200台套生态环境物联网移动车载检测系统;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任河北海宏PM2.5研判科技小组常年为亳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服务,实现2019年1月1日-9月24日,PM2.5均值分别较2015年及2018年同期下降8.8%、6.9%。
——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陕西省
 
9月30日,陕西省大气污染治理2019-2020年秋冬季攻坚行动工作部署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总体形势依然严峻。要求各部门扛起保卫蓝天的政治责任,认真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大气专项督察和生态环境部定点帮扶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切实加强监管执法,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严格督察考核,推动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取得实效;并强调要狠抓散煤治理、“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机动车污染治理、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和燃煤锅炉拆改、扬尘综合治理。
——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宁夏回族自治区

10月中旬起,宁夏将启动首轮自治区级生态环保督察工作:组建3个督察组,对石嘴山市、中卫市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分别开展15-20天进驻督察,将在各市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和邮政信箱,受理被督察对象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来信来电举报。
——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